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95后女诗人穿越鳌太线遇难 光脚只穿秋衣秋裤符合失温特征

日期:2022年02月24日 10:30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作者:佚名


这两天,一条来自户外圈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关注:95后女驴友星芽20日进山,21日凌晨被发现在鳌太盆景园遇难。

星芽,本名饶佳,1995年生于安徽黄山。2013年负笈(游学)宁波,同年习诗,现游学于北京。作品散见《诗刊》《芒种》《青年文学》等刊物及选本。曾获第25届柔刚诗歌奖,第五届光华诗歌奖,第二届元诗歌奖,第二届淬剑诗歌奖,第五届极光诗歌奖。出版诗集《动物异志集》。入选浙江省第六批新荷计划人才库。熟识她的网友说,星芽曾有过多个极限户外线路的经历,是圈子里数得上的女强驴,因为高反失温出事的可能性不大。

有网友发帖透露,遇难原因是帐篷内生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的民警告诉橙柿互动,“目前,办案民警仍在海拔3000多米的案发现场调查,山上雪的厚度能埋没小腿,气候瞬变,极寒极冷……”

女诗人离去的盆景园海拔3150米

满眼冷杉树很美

是鳌太穿越的必经之地

“这里满眼的冷杉树,看上去很美。上一个遇难者,我们也是在一片冷杉林找到的” ,谈起女诗人星芽遇难的盆景园,李富强向橙柿互动强调说,“其实是植被的生长给人感觉是盆景,看上去很美,但全是自然生长,暗藏风险,是驴友穿越鳌太的必经之路。”

今年42岁的李富强,是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原秦岭救援队)突击队队长,多次穿行鳌太线从事救援任务。

他说,“虽然政府已经颁布了禁穿令,依旧不断有人非法穿越,失联的人几乎每年会有。”

“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

整个穿越,经太白山梁海拔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最高海拔为3777米。两山之间平均海拔3566米,其中大部分为无人区。

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约40多公里,实际路途非常漫长,140公里,走完全程至少6~7天,要翻越17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多会遇到极端天气。关于鳌太穿越的失联事件,都市快报也报道过:2017年五一期间,全国有多支驴友团队赶到陕西,进行鳌太线穿越,结果遭遇暴雪,有40多人失联,三人死亡,但来自浙江义乌团队在内的多数人安全撤离。穿越鳌太的义乌驴友“棍棍”告诉都市快报说,“以后不会再组织驴友前往鳌太线穿行,现在想想都后怕。”

2021年五一期间,又发生了多起驴友失联事件,其中2名驴友在非法穿越鳌太线时遇难。2021年十一假期,李富强又碰到了一起驴友穿越鳌太的失踪事件:失踪的驴友五十多岁,河南人。

“其实这些失踪的,有不少人还是资深的驴友。鳌太穿越,对于骨灰级资深驴友都很难,连我们专业救援人员也望而生畏。

“但我们没退路,前方有人等着救命,大家只能冒这个险。”

那次救援,历时四天三夜,几乎每一个细节,李富强记得很清楚:这里的凶险一旦经历,很难从大脑中抹去……

鳌太梦魇!

一名救援志愿者的四天三夜

闪电和炸雷让人无处可逃

接到驴友失踪的消息后,那天,鳌太线上大风、降温、大雪,山上的气候很恶劣,李富强还是带着队员们出发了。

鳌太线以气候变化莫测著称,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鳌太沿线区域的气候比一般的高山地区更复杂多变,难以预测。

这里素有“一天之内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可能刚刚还风和日暖,一会儿可能突然风雨大作,山中经常出现狂风暴雨、暴雪、浓雾、冰雹等恶劣天气,很容易阻挡视野,迷失方向。“我们所装备的冰爪、羽绒服。冲锋衣、冲锋裤、GPS导航和卫星电话,都是自己购买的。

鳌太救援注定是费时费力的,我们带着干粮有挂面、方便面、饼和葡萄干,一个人只能带六瓶矿泉水,在途中自给自足,但水肯定是不够用的。

水不够用,就从河道或山顶积坑汲取,肯定存在卫生问题,要先烧开、经过沉淀、再烧开,人才能饮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烧水往往要半个多小时。

挂面眼看着煮熟了,但吃起来是夹生的,在这里永远煮不透。尽管食物和水不方便带更多,但每人身上的负重还是达到50多斤,要爬上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徒步一百多公里寻找失踪驴友。

极端天气是大雨大风,雨水快要落地,因为超低温变成冰雪或者冰雹,风力又大,吹到脸颊上打得生疼。

风力太大,冷而刺骨,山上随处可见第四纪的冰川遗迹,我们叫石海,人必须蹲下、或者干脆向前爬很长一段距离。

这还不是最苦难的,最怕的是雷电。

往往就在身边二三十米的距离炸响,人会产生错觉地动山摇,闪电猝不及防入眼,会造成四五秒钟的短暂失明。

更可怕的是,虽然满山的石头但还是没地方躲藏,指不定雷电又劈到哪里。大家又累又渴,没人敢停留,不断变着位置防雷电。”

在极端气候变换的鳌太线上,李富强与救援队员们寻找了四天三夜,在一片冷杉林的边缘地带,找到了失踪的驴友。

极端低温零下-20℃

很多遇难者面色平和微笑

多因为失温而死

“他的面色很平静。事实上,很多失温的遇难者,当我们找到时,都是面色平静甚至微笑着”, 李富强解释说,“这就是失温特征,鳌太线的极端低温,晚上能达到零下-20℃左右。白天晚上温差很大,降温速度非常快,让人措手不及。”现场迹象表明,遇难者在死前把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只剩下秋衣秋裤,还光着脚,最后倒在石头堆边。人在失温状态下会产生幻觉,从而感到会热,出现脱衣现象。

“开始失温时,人因为寒冷发抖痉挛,这是人体产热过程的反应,智商判断力也严重下降。如果颤抖痉挛产热还不能抵抗低温,人体会停止这些反应。等颤抖停止时,就濒临严重失温。

“随后,大脑神经开始错乱,发出错误信号,产生燥热幻觉,人会不断脱衣服,极度寒冷下,人体器官开始衰竭。

频临死亡的时候,突然感觉非常舒适、完全不一样的温暖感觉,面色会变得自然甚至微笑。

最后,就是死亡。

作为救援者,我们想说的是,在大自然极端的时候,人的意志并不会如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坚强。不要试图挑战鳌太穿越,这里真没有‘诗与远方’。网上的驴友文章很多是哄人的,鳌太穿越,有人是真在玩命挑战,有人是在赚取驴友圈吹嘘的资本。

每一个人都要敬畏大自然。”

现场的大雪埋过小腿

仍坚守在极寒之地寻找真相

关于女诗人的遇难事件,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的民警说,“目前,山上雪的厚度能埋没小腿,气候瞬变,极其寒冷,办案民警仍在现场调查。

“这个驴友最后所在的盆景园,是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平常大家都在巡逻,但保护区的范围实在太大,山口太多,驴友们总能找到进山的办法。

事实上,鳌太穿越的驴友都是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备案的,我们也强烈反对鳌太穿越。”橙柿互动了解到,早在2018年,当地已经出台规定:“鳌太线”、“龙洞沟、将军石至太白山线”是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开展非法穿越活动,并对涉及保护区非法穿越活动会进行严厉查处。

另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已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多达46人。

加上这几年的鳌太穿越失联事件,在驴友圈的说法是,“不止46人,至少50多人。”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鳌太线”自古就属于无人区,在穿越运动兴起前,整个生态系统完整、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夏季活动、觅食的地方。而被驴友称为2800米营地的地方,是秦岭山脊海拔较低的一个豁口,地势平坦,植被丰富,是大熊猫唯一有可能从秦岭南坡迁移到北坡的自然通道,大量的人为活动,对大熊猫迁移造成极大威胁。

“鳌太穿越”已成为威胁生态的人为破坏行为,和危险的、背离户外精神的“竞赛”。

(原标题:《95后女诗人穿越鳌太线遇难》)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88667c3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95后女诗人穿越鳌太线遇难 光脚只穿秋衣秋裤符合失温特征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82) 热点(2564) 新闻(12808) 国际(5011) 娱乐(4199)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79) 音乐(2082) 民生(3467) 行业(222) 财经(1485) 股票(34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2) 男士(75) 美容(43)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3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70)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9) 社会(9624) 观点(997) 房产(1044) 汽车(253)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9) 展会(4) 数码(203) 足球(218) 体育(969) 教育(1324) 高校(1568) 法制(2048) 军事(549) 游戏(236) 美女(17566)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2)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63)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116)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