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圆珠笔核心组件的国产替代 怎么比大飞机还难?

日期:2023年06月04日 13:53 来源:星海情报局 作者:佚名


C919从上海到北京完成了商业首飞,这架国产大飞机由300万到500万个零部件组成,自此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又少了一颗;而只有七个零件的圆珠笔芯,每年仍要从日本进口1.7亿支,核心部件圆珠笔滚珠直到2021年80%仍需要进口。

在一众文具爱好者眼中,百乐、三菱等品牌是高端圆珠笔的代名词,可以放心买入,而国产圆珠笔每次购买之前,都需要在文具店的纸上写一写,生怕遇到残次品,没办法写字,书写顺滑度、墨水稳定性、以及长时间握笔的疲劳感都是天差地别。

难道,我们可以造出航母、大飞机,可以让神舟十六号遨游太空,却造不出舒适耐用的圆珠笔吗?

低端内卷、高端仿造,中国圆珠笔的痛

能在国际市场拿到足够的份额可以直观反映出产品的竞争力,百乐在日本国内的营业额只占总收入的40%,2018年海外营收近40亿,每年仅仅向中国出口的圆珠笔就有1亿支,与之相比的是,2020年所有中国圆珠笔企业的出口才只有42亿。

在圆珠笔单价上,百乐均价在6元以上,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底气就是1.3万条专利,晨光廉价的1元笔依旧是主力,天眼查给出的数据显示专利只有406条,换句话说晨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全国8W家零售网点所铺成的经销网络,不是自研技术组成的壁垒,而晨光是国产文具的龙头企业。

关于国产圆珠笔有哪些糟心时刻,是知乎的一个热帖,有着多达1700条的回复,总结来说就是考场漏油、一摔就坏、外观丑陋等内容,2017年我们自研的国产钢珠就向市场投放了,但问题是能用和好用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这批国产滚珠在表面粗糙度、稳定性依然有不小的差距,有的圆珠笔写起来像个水枪,就是因为滚珠精度太差,无法和笔芯侧壁紧密贴合,导致墨水侧漏。

圆珠笔能够被称为优秀,最核心的三条标准就是书写流畅、快干和耐用,不能够产生溢墨、断油以及泅墨的问题,同一个角度下,连续书写800米不断油才算合格。

三菱的“UB——150”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产品,曾经是一代中国人的学生记忆,到今天依旧被大规模仿制,从外貌到墨水,除了笔壳很像,笔尖依然是一塌糊涂,国内最成功的仿制产品,爱好的“AH——2000A”依然因为笔尖和滚珠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墨水渗出,墨水泅墨现象严重。

墨水也也是如此,写字的时候,大家可能遇到过一个问题,写的太快,前边的墨水还没干,结果蹭了一手,这基本是国产的所谓速干墨水;还有就是小朋友辛辛苦苦写了一堆字,不小心撒了一些水,写的内容模糊到看不清,这就考验墨汁的防水功能,无论是斑马的JJ100还是百乐的果汁笔,都在浸泡实验中成功过关,字迹清晰可见,国产高端笔的油墨大多进口自日本的樱花品牌,国产油墨的基础原料也是来自日本。

有品质才能做品牌,高溢价才能够被接受,三菱、斑马成立于1900年,百乐在1912年就已经出现,在圆珠笔行业沉浸了一百多年才达成的垄断地位,获得一众圆珠笔爱好者的认可,因为国内浓厚的手账文化氛围,推出的柯南联名系列圆珠笔因为极具收藏价值,往往一推出就被抢购一空,甚至每支笔加价几块钱才可以买到。

品牌、质量和渠道是日用品销售的三个支点,国产圆珠笔显然不明白,10元的价格,1元的质量只会败坏口碑,而且还疯狂模仿国外品牌的笔壳,白雪系列、K5系列都能看到日本品牌的影子,这也是前两年被疯狂诟病的原因,就像被称为雪糕刺客的钟薛高,不打广告、不讲故事、不看口味,妄想凭借国货一个名头,就想卖上和哈根达斯一样的价格,消费者显然不会买账。

小小的圆珠笔芯,大大的困扰

圆珠笔芯的核心部件是笔尖的钢珠,这个小玩意国产替代真的很难吗?对于这个只有1.2个亿市场规模的细分行业,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总结来说难点在于成本结构太差难以回本,导致缺少市场数据反馈难以建立良性循环,从而无法构建完整的行业生态。

早在2011——2014年的“制笔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我国就完成了圆珠笔滚珠、墨水以及线材的技术储备,国家拨款6000万,圆珠笔芯国内市场一年总共1.2个亿,按照精工制造最高25%的利润来看,最理想的市场情况,圆珠圆珠笔滚珠每年赚1000万,6年回本。

资本不会做慈善,赔钱赚吆喝,圆珠笔滚珠的市场太小了,中国每年380亿只圆珠笔只需要1000吨圆珠笔滚珠就足够了,看似很多,但是钢厂一个车间每天的产量就在2400吨——3600吨,我国生产一吨钢铁只需要七秒钟,而且生产线一旦启动就需要三班倒,因为哪怕最小的60吨级,仅仅高炉起火的成本就有60W,并且多次重启设备会有损毁风险,而这条生产线的设备投资往往要超过十个亿,为了圆珠笔滚珠的生产,我国就曾专门改造了一条生产线。

良性循环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很简单的例子,百乐和斑马无法在皮肤和衣服上写字,而国产圆珠笔却没有这种断油保护,很容易弄脏,断油保护的技术并不复杂,纸张和皮肤以及衣物的摩擦系数不同,皮肤明显要更粗糙,保证滚珠触碰到到过于粗糙的表面无法转动,就可以做到不把笔油涂抹到衣服上。

这种细微的使用体验,是三菱等日本品牌长期深耕圆珠笔市场,从用户得到使用反馈,从而提高圆珠笔芯上的小钢珠的灵敏度,才能达成的效果,要知道,三菱开始做圆珠笔已经四十多年的时间,那时候晨光国内厂商还没成立。

产业配套也必不可少,笔芯钢珠需要和油墨相互配合,而我国油墨又多从德国和日本进口油墨,非常麻烦,一但两者不匹配,很容易造成漏油现象,污染纸面,甚至会导致圆珠笔尖脱落,没办法再写字,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当然,说国产圆珠笔一直是停滞不前,那是胡说八道,三菱的碳化钨球珠如今已经不是稀罕东西,得力的抗菌笔采用更好的陶瓷球珠,每分钟5000圈的转动来产生热效应,从而让墨水保持一定宽幅;日本有三点衬托的独享专利,我国也有相对标的四点衬托的技术,出墨更顺畅的同时也提高了笔尖耐压性;晨光的可擦笔以及全防水的油墨都已经达到了和日本一样的水平,被水浸泡就模糊成为了历史。

哪怕是一直被嫌弃的外观设计上,晨光也是知耻而后勇,名下的优品——粹系列将隼牟结构搬到了圆珠笔上,凭借黑白的极简设计拿下了金点设计奖,悦写缓冲系列的缓冲弹簧结构以及在握手部位的凹点设计,把人性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依旧任重而道远。

大飞机与圆珠笔芯孰难?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圆珠笔核心组件的国产替代真的比让C919飞起来还要难吗?

大飞机是涉及上下游上千家配套企业的系统性工程,而圆珠笔芯里的小钢珠是几家企业协作就可以完成的细分行业,两者不是谁更难的问题,而是系统性工程的完成需要无数个细分行业的进步。

圆珠笔普通,滚珠并不普通,能够做好圆珠笔的滚珠基本就可以做各种轴承,这些都是共通性技术,这些共同性技很多都是细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的看家本领,三菱的碳化钨滚珠不仅给圆珠笔供货,同样的旋压成型技术,只要更换不同尺寸的滚珠凹模座,就可以应用在轴承、阀门、流量计等产品上,可能C919大飞机的身体上就用着和圆珠笔芯一样的滚珠。

再往上推一层,制造圆珠笔滚珠和大飞机机身的可能是同一台机床,上游的生产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义乌和汕头能做出国内质量最好的滚珠,因为重金进口了瑞士米克朗的机床,同时期,其他地方还在用老旧的德国设备。

也就是说在细分行业的关键设备上,我们被严重卡脖子,这批知名度小但是控制关键节点的企业称为隐形冠军,德国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给出的数据,德国只占全球1.5%的人口却拥有全球47%的隐形冠军企业,总共1307家隐形冠军位于这个国土面积只有不到3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上,而我们中国只有68家。

就在圆珠笔油墨这个细分行业里,成立于1949年的德国文都是隐形冠军,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油墨企业,为全球一百余个国家提供油墨产品,占据了亚洲50%以上的市场,每年投入营业额的3%——5%投入研发,有着10名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

我国这些年也在进步,苏州雄鹰油墨是晨光、真彩、贝发等国内圆珠笔巨头的油墨供应商,已经在油墨行业深耕了30余年,尤其2018年在中性油墨方面打破了韩国和日本的垄断,并且开发了开发了408蓝、吴江328黑、吴江328特黑等不同颜色,已经吃下了国内油墨市场40%的份额,总经理张胜男说过“国产的价格、世界的品质,依靠的就是我们注重科研投入和自主研发”,可见无论中外,掌握核心科技永远是企业胜出的不二法门。

培育上千架隐形冠军的答案是什么?基础科研的重视,德国老大学城哥廷根坐落着39家测量技术制造商,21世纪赖以生存的关键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数学家高斯18世纪发现的数学原理依旧是理论基石;强大的产业集群,黑森林地区400家医疗器械企业集群拿下了欧洲25%的市场,这种产业集群把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聚集在一起,激发出最佳效能;另外还有双轨制职业培训,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最好的蓝领工人;以及国际化精神,“最好的语言是客户的语言”,抛弃政策保护,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吃下国际市场。

我国提出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也就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11.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称为单项冠军,工信部也给出了单项冠军的认定标准,细分产品占收入比重70%以上,并且从事相关业务10年以上,就是要打造这样一批小巨人,打通卡脖子的最后一公里。

凯莱特凭借小分子药物生产领域的连续生产和生物合成技术,拿下了化学药物CDMO中国市场22%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五,对于生物医药领域一直弱势的中国,凯莱特在努力开辟前行的道路,像这样的企业我们一共有507家。

毕竟小而美的专精企业才能够长久在某一特定行业静下心来深耕,这批企业主要集中在“补短板、补链条”的领域,《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的重点项目,比如核心基础零件、先进基础工艺、或者芯片、触觉传感器等项目,这也暗示着制造业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变成了质的提升,从来料组装的集成制造到专精行业的细分制造所转变,让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很扎实,解决过去,能造的东西量很多,但是利润很稀薄的问题,把高净值的关键产业拿下来。

C919的国产化比例是60%,我们攻克了总装这一关键技术,但还是在做集成制造,剩余的发动机、航电系统、机电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依旧采用进口,美国汉胜、德国利勃海尔全部是外资的身影,也就是这些专精行业我们仍然面临卡脖子的风险,虽然空客全球3186家供应商,70%是国外企业,单个国家没有独立完成大飞机制造的可能,但毕竟这是极限思维时代,我们要有备份。

END

从蛇口工业区里的制衣厂到浦东商飞的C919总装制造中心,我们从一穷二白,只能做来料加工,到人类历史上产业链最全的工业国,再到现在向专精行业发起技术攻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把基础型的技术一个个吃透,我们才能避免被卡脖子的尴尬处境,圆珠笔滚珠是小玩意,但是滚珠牵动的产业链条却很庞大。

被卡脖子的,表面是发动机这些大家伙,实际上是滚珠般大小的关键部件。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100148c26.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圆珠笔核心组件的国产替代 怎么比大飞机还难?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79) 热点(2561) 新闻(12788) 国际(5002) 娱乐(4187) 视频(131) 综艺(1808) 影视(3376) 音乐(2082) 民生(3465) 行业(217) 财经(1482) 股票(34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2) 男士(75) 美容(43)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8)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35)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64)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9) 社会(9616) 观点(995) 房产(1043) 汽车(24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8) 展会(4) 数码(203) 足球(217) 体育(969) 教育(1321) 高校(1563) 法制(2042) 军事(548) 游戏(236) 美女(17496)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2)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44)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86)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1)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